楼主 哦吼,来撒!带你去看最美的风景
发表于2020-05-27 13:03:17查看 326回复20浏览 326

 打小就听《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所以对吐鲁番有一种特殊的情结。面对持续向好的疫情,我对生活有了新的定义,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停下匆忙的脚步,放下沉重的包袱,开车自驾,感受美景,享受生活,不负时光的美好,更不要辜负自己。

  话不多说,坎儿井走起!

  关于坎儿井有一责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说相传古时候,有位年轻的人,赶着羊群来到吐鲁番,四处寻找水草丰茂的绿地。然而,迎接他的,却是一片苦早的荒漠。牧人并不气馁,他跑遍了火洲大地,终于见到一片绿茵茵的洼地,长满着茂密的草,只是不见水的影子。眼看着羊群因缺水即将渴死,他心急如焚,便动在草地.上掘土找水。这时,过人摇头劝他:“别费劲小伙子,水到不吐鲁番的,它在半上就让太阳和戈壁合谋分了!”“真是这样吗?”年轻人思忖:“是说,绿草和清泉一对天生的人吗?既然见到了草,就一定找到它的情侣。”是,他歇口,擦把汗,继续向地下开掘。当挖到几丈深时,水像珍珠似从沙隙中涌出来,汨汨欢唱,比甘露还甜。人畜赖生存物质件的然出,一坚定他立足戈壁信心。为了让泉水被太阳夺走,聪明牧人顺着北南低地势每隔几步开凿一眼竖井,再以竖井作为出口,掏挖地暗渠,使竖井、暗渠连通体,形成长长的流水,一直流到盆地低处,露地面。坚强牧人找到水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传遍吐鲁番。于,人们都仿效这个牧人的做法,挖一段渠, 掘一竖井,再挖段暗渠,又掘一口竖井,此接彼连绵延断。1里、2里、5里……就这样,一年复一年,一复一,挖出了一道道工程浩繁地下长河,把水从地下引到了地上,哺育万物,给火洲带来鸟语花的春美景和果实园的丰收秋。 

坎儿井是在干旱地的劳动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古代称作“井渠”。

坎儿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错现(小型蓄水池)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资深驴友,我每去一处都会提前做好攻略(确定景点、了解历史背景、规划路线)。只有了解了当地的历史背景才能更加深刻的感悟它的美。朋友来之前对坎儿井并没有做任何了解,所以觉得此地乏味无趣,建议去葡萄沟看

有老铁留言说上一篇帖子差了新疆美女,我是一个无法接受一点点差评的人,这篇立马给老铁补上。[偷笑]

近景下的颜值也很扛打啊[嘻嘻]

葡萄就是这样晾晒成干的。

 老铁还有哪些想要了解的景点,给我下方留言评论哦,我可以帮忙出游玩攻略,让我们一起轻松工作,快乐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