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我和沃沃在戒台寺留下的倩影
发表于2021-07-17 19:13:43查看 504回复5浏览 504

各位车友大家好,天气预报说周末又又有大暴雨楼主没能出去自驾,只能找出以前的贴在和大家分享了。这次说说楼主去的戒台寺吧。

据戒台寺内现存碑记及参阅有关文献得知,寺前身为

戒台寺美丽的风景

戒台寺美丽的风景

创建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慧聚寺”,是当时以戒行见称的智周禅师隐迹之地。 

辽代道宗清宁年间,一位名震中外被誉为“钟普贤之灵,孕凡夫之体”的高僧法均和尚来隐此山。法均于辽咸雍五年(1069年)冬奉诏佐绿金台松务,他于寺左创建了一座菩萨戒坛,广度四众,日度数千年,当时不仅辽国管辖下的民众来此,南方宋土之人来此受戒也很。 

元代此寺高僧是月泉长老。有碑记《大都马鞍山慧聚寺月泉新公长老塔并序》,为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立,文中对月泉重新修葺该寺的情况有这样记载“因兹云山改色,钟鼓楼新音,内外雍容,遐迩善末,三五载增修产业,拓山林,破垣颓屋,无非楚”。元末,寺内殿堂及戒坛毁兵燹。 

明代宣德年间,司礼太监阮简等以皇帝所赐金币“僦工购材,做正殿奉三世佛,左右列十六大阿罗汉,外做四天王殿,左做迦蓝殿,右做祖师殿,东西有庑,外庑做演论之堂,居僧之斋、庖、库廪,糜不具备,外建三门,环以垣。”这次重修工程,由知幻大师亲自主掌的,始自宣九年(1434年),完成于正五年(1440年),竣工后由司礼太监王振奏请更,英宗皇帝赐额“寿禅寺”。 

清代此寺著名高僧是紫哲公,从康熙年起住此寺四十余年。从文献记载上末见清代对此寺有重大修葺记录,仅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由恭亲王出资将罗汉堂、千佛阁及北宫(牡丹院)略事修葺。另外,从碑记中可知有许多民间组织起来“会”,如“地藏会”、“三元悲会”、“悲随心经会”、“广益米会”、“五显财神圣会”等,纷纷在寺空地建一些殿,如财神殿、娘娘殿、爷殿、地藏殿等,使得这佛寺出现些非佛教之殿。 

1949年以后戒台寺停止了佛事活动,由北京市园林局经营管理,并开辟为公园。1966年以后,因修理天坛斋宫需用木料,拆除了千佛阁,寺内佛像大部分也于***期间被毁。80年代以来,该寺经过大修再次开放,并由北京雕塑工重新了若干佛像。

戒台寺于1957年10月28日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中国佛***会选派僧人进驻。

寺院坐西朝东,中轴线上依次排列山门殿、钟鼓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遗址)、观音殿和戒台殿。其中戒台是中心建筑。殿宇依山而筑。

寺院建筑格局独特,主要寺院殿堂坐西朝东,中轴线直指距离70公里的北京城,建筑样式基本是辽代风格。从千佛阁遗址往北拐,首先看到一个两进的四合院,院内幽雅清静,自清代以来,这里以种植丁香、牡丹闻名,尤其黑牡丹等稀有品种,更锦上花,故称牡丹院。恭亲王奕欣曾在这里隐居10年。牡丹院的建筑风格别具特,它将北京传统的合院形式与江南园林艺术巧妙融合。寺的戒坛,其模是辽咸雍年间形成的,人们称其为“天下第一坛”,是国佛史上高等级的受戒之所,虽历尽沧桑,仍保存完好。(以上文字来自百

祝您一生平安!我爱我车,我爱沃沃!【委鬼】202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