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2023-10-13 01:06:36查看 209回复0浏览 209

智能化和网联化,是汽车行业推进“新四化”发展进程的两大重要部分,特别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失去智能化卖点,基本很难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立足。所以你会发现,现代化汽车身上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感知件,越来多。尽管也有部分企针对自己数据采集、传输以及安全做了书上的说明,但是这些阐述少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无论是公共安全还是个人隐私,一旦遭遇泄露是非常可怕且不道的。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大的担心莫于来自车内采集摄像头。这其中危害你知道吗?

众所周知,现在新能源汽车都带有疲劳监测提醒或者车内拍照功能等,这些前端的采集,都会用到摄像头这个重要的辅件。场景刚需下,系统及前端设备开启作业,无可厚非。但是用户私密场景下,这些系统和摄像头又是如何保证不侵犯用户隐私呢?

尽管有不少厂商针对这些顾虑也做出过解释,内容的本地存储以及数据安全只传输不监测等言论,也都是为了让消费者放心。但是汽车行业数据安全事件频发,大众对于这些嘴面上的解释已经形成“免疫”,一旦遭遇个人隐私和息安全泄露,最终换来的过是官方的句歉意。所如无要,万注意!别再随意启汽摄像权限,其中危害只有消者自己默默承受。

目前在所有新能源汽车厂商中,针对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保护,比亚迪的防御措施可圈可点。比亚迪是国内最早使用车内摄像头盖板的企业,顾名思义,比亚迪汽车所有车型的车内摄像头,不仅支持电子控制关闭,还有物理盖板关闭形成第二道安全障。软件+件的重方案,为息安全防护加持,让用户车更心。

首先从用户心理层面角度出发,比亚迪是从根源上打消隐私忧虑。我先不跟你谈什么传输路径安全、存储安全以及其他虚头八脑的,一面物理滑盖的装置,就足以让消费者直接感知到信息安全和隐私安全的保护提升。

当然,物理滑盖的引进,只是比亚迪用低成本、行之有效的方式保护用户隐私安全第一步,它的整套安全防御体系还远不止此。从车端到云端,整个信息的传输、交换、存储等路径,都是让用户可以对自己的数据可知、可感、可控。手机APP、车机系统均向用户提供隐私声,消者享有权限控制能力和数据知情权益。

另外,比亚迪的数据安全和合规认证工作,也是接受国家监管机构监督的在产品安全的攻防层面,也做了多重安全防护。为信息安全防护加持,保护用户隐私,比亚迪可谓是从细节到整体,用行动为安全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