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2023-10-23 12:07:02查看 1回复0浏览 1

「冬季除雾」共享:四块车窗有两种方式 

内容概述: 

车窗起雾原因 

正确除雾方式 

【雾】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一般提到雾都会以“雾气”来描述,然而雾中的水并非气态而是液态;是水含量超过空气承载的极限,水珠悬浮在空气中的结果。 

然而车窗起雾的原因并非是接近车窗位置形成雾气,这只是第一步;核心因素是湿度过高的相对高温空气,与低温的前档接触而出现“冷凝水现象”。水蒸气遇冷会凝结为液态水,而前档在行驶中会不断的被外部低温空气吹过并冷却,是就成为了好的“天然蒸发器”(冷凝器),那么水蒸气又是从来的呢? 

01 

基础知识·暖风除雾 

标准答案:来自我们的呼吸!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每个人都是水做的,人体超70%的成分都是水;参考下面这张吸入与呼出空气成分的对照表吧,重点观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呼出的空气含有的H20-水增长了15倍,空气的湿度当然会很大;可是在车内却不会出现雾气,原因是暖风系统加热了空气的温度,高温空气承载水分子的能力比低温空气强,这就是车内不会雾气朦胧的原因。 

但是这些热空气是“潮湿”的,与低温前档接触就会凝结出冷凝水珠了;所以前档的雾本质就是大量水珠对空气的折射,那么应当如何清理掉这些水珠呢? 

快速有效的方式为打开前档除雾开关(扇形按键),此时会激活压缩机开始制冷,并且只从前档出口风出风。利用冷风降低前档周围空气的温度,这确实能够降低冷凝的效率,不过在冬天总是用冷风除雾感觉会如何——相信不用说明了。 

正确方式:想要有效并且长时间的除雾,争取的选项应当是「暖风+前档脚部出风」;因为从管路中出吹的暖风是干燥的,外部低温空气含有的水分,会被上百摄氏度的暖风水箱烘干。那么这些暖风持续在前档内侧则会形成“风墙”,湿度高车内暖空气就无法与前档有效接,同时暖风可以及时烘干前档水分。 

不过空调循环模式应当选择【外循环】,该模式可以通过进入的新鲜暖空气,把车内潮湿且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空气排出车外。CO2的浓度越高则吸入空气的O2氧气浓度越低,呼出空气的CO2呈133倍的比例增长,所以内空的质会快的下降。 

理论上连续驾驶几个小时的汽车并不是强度很高的工作,而之所以驾驶几小时后就会感觉疲劳困倦,核心因素其实是CO2浓度升高导致的“缺氧”。 

人之所以会在冬季低温时感觉很精神,原因是表层血液循环强度降低,大脑不容易缺氧;反之春夏秋等高温季节要通过高速循环散热,大脑就会容易缺氧,这是机体本身的原因,车内的缺氧则是因为空气不流通造成,但不论原因如何状态却是相同的,所以外循环还是重要。(热车后会影响暖风温) 

电加热除雾 

关于前档除雾的方式就聊这些了,记住「外循环+前档脚部出风+暖风」即可;高温暖风的密度低于车内高湿度空气密度,从脚部出风后会上扬,整车都会感觉温暖。前排两车侧窗也不用担心,因为前档出风模式会从两车的出口同时出风,于观察两车况的置是可以足够清晰。 

不过前档除雾开关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因为两车后视镜的“电加热除雾”与前档开关联动,打开开关后才能起到有效加热蒸发水汽的功能。那么在打开除雾开关并A/C自动点亮后,需要做的只是手动关闭A/C(压缩机)即可。 

「电热丝除雾」是两侧后视镜和后档除雾的通用方式,后档是方形的除雾按键;打开后电流会通过导线输入到高电阻丝,后档可以观察到的规则布局的黄色丝线就是导线,电流通过较大电阻的导体会因电子碰撞产生高温,玻璃加热后即可降低冷凝的力,能一程度蒸发水。 

后视镜的镜片看不到导线,因为都是隐藏式的设计;这就是汽车前后与前排两侧车窗的除雾方式,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