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风洞测试来了!浅谈分析智己L7的超低风阻系数
发表于2021-08-24 16:32:40查看 1591回复41浏览 1591

从数学的角度来说,风阻就是车辆行驶时来自空气的阻力,根据空气阻力公式: F=(1/2)CρSV^2 计算。可见风阻系数是影响风阻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我们衡量车辆风阻性能优化的参数之一。

随着汽车电气化时代到来,汽车风阻系数越发受关注,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消息,中国汽研重庆风洞中心公布了对智己L7的风洞认证,其风阻系数达到了惊人的0,21!没记错的话,这个成绩在量产车里是可以排世界前三的,那么,己L7的 0.21Cd又是如何炼成呢?

从尺寸上来看,智己 L7 的车身长度是5098 毫米、宽 1960 毫米、高 1482 毫米、轴距达到 3100 毫米,比奔驰E级还要略大一点,这么大的车身做到0.21低风阻,技术含量可真不低,我们从己L7的设计上来试着解读下:

首先,智己L7的0.21Cd与其轿跑定位及外观造型密不可分,流线型轿跑车身以低趴的前脸开始,经过后移的A柱以溜背结束,以跑车的姿态塑造了前卫大胆的造型,为超低风阻系数打下了基础。

外观细节充分运用了低风阻设计:比如与车身同色的无格栅化设计是电动汽车的惯用手法,主动式进气格栅、空气动力学轮毂、与尾翼融为一体的空气动力学尾灯,还有溜背延伸的流线型、隐藏式雨刮器、低风阻外后视镜、低风阻轮毂,在降低车辆风阻数的同时还有极的科技感。

其次,也有设计师和工程师反复优化设计迭代:比如轮眉呈拱形的设计,A柱与前风挡段差减小,以及车头、后视镜、A柱、电池包两侧护板、行李厢、后扩散器等15个关键部位进行了优化,前后经过十轮设计迭代,累计风阻数相比初始降低30%,这些似细微的优为风阻系数做出的贡献也不可忽视的。

在一些细节设计上,工程师们同样进行了风阻的优化:比如使用全封闭的进气格栅可以减少机舱内回流、湍流,减小行驶阻力,一定程度提高加速性能;比如车身底部全覆盖式的空气动力学底护板,排布规则的气动槽,可以在行中有效改善底部气,降行驶阻力,看到工程师们的用心设计。

因超低风阻系数,也造就了智己L7出色的动力性能。智己L7搭载双电机全驱系统,最大功率 400 千瓦(约 544 马力)、峰值扭矩 700 牛 · 米,百公里加速时间 3.9 秒,标配 93 千瓦时容量池组,全系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性能上几乎没有短板,是准的“六边形战士”。

从1920年代箱式车身 0.8 Cd、1940年代流线车身0.6 Cd、1960年代船型车身0.45 Cd、1980年代楔型车身0.35 Cd,直到现在家用车的风阻基本停留在0.3cd左右,而超低风阻更是百级豪的“专利”,随着技术的进步,在越来越多国产车也进入了“超低阻俱乐部”,智己L7的0.21更是达到了个新高度,希望尽快放试试驾,让我们也能体验这智能型的极致性